|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汕头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新闻学 | 2021 | 物理类 | -/542(本科批) | /() |
| 新闻学 | 2021 | 历史类 | -/548(本科批) | /() |
| 新闻学(本科(ISEC))(国际班) | 2020 | 理科 | 589/495(本科批) | /() |
| 新闻学(本科(ISEC))(国际班) | 2020 | 文科 | 577/519(本科批) | /() |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各类媒体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为社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懂新闻业务、编辑技术和公关技巧的新闻人才;为政府培养既能够从事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又能够为政府进行国际传播、危机公关的新闻人才;为各类新媒体培养具有新闻传播能力、内容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关于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传媒业的前沿发展动态;掌握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专业技能中;熟练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基本专业技能,并能够适应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不同要求。
主要课程: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中国新闻事业史、网络新闻学概论、媒介经营管理、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报道策划等。
专业特色: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81年,并于198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8年获得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新闻学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全国800余个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点中仅有的20家具有此项称号的专业之一;2010年获得国家首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同年在新闻专业基础上建立的“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为河北省6个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之一;2011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新闻学专业获得河北省和国家两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新闻学专业获批河北省重点学科。2015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公布的“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大学竞争力排名”中,该专业在全国220余所院校中排名第11位。2016年申报创建“全媒体数字实验班”,探索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实践模式。该专业国际化发展突出,2015年1月,正式创立河北大学中美媒介研究所,为新闻学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提供平台;2017年,我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正式签订了“新闻学本科双学位合作项目”(“2+2”合作办学计划),进一步提升了新闻学专业国际化发展的水平。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各大新闻媒体及网站、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率93%。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北 | 新闻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 历史类 | 548 | ||||
| 四川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认同西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七一路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1 |
| 海南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1 |
| 广西 | 新闻传播学类(5060元/年,在七一路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 文科 | 565 | ||||
| 江西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 福建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8 |
| 历史类 | 568 | ||||
| 安徽 | 新闻传播学类(5060元/年;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 文科 | 603 | ||||
| 黑龙江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8 |
| 文科 | 540 | ||||
| 辽宁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 历史类 | 587 | ||||
| 山西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办学地点七一路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6 |
| 文科 | 558 | ||||
| 天津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七一路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新闻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四川 | 新闻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 广西 | 新闻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江西 | 新闻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安徽 | 新闻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 浙江 | 新闻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2 |
| 江苏 | 新闻学(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山西 | 新闻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广东 | 新闻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 四川 | 新闻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 广西 | 新闻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 江西 | 新闻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 安徽 | 新闻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 浙江 | 新闻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2 |
| 江苏 | 新闻学(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 山西 | 新闻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62 |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校址位于天津市马场道141号。建校伊始,学校即以本科建制,大学立名,秉持“育中华有为之青年、办德智并育之大学、促中国之现在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工商人才。1933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实事求是”校训传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抗战时期,学校不避灾祸,坚守津门,逆境办学,汇集了一大批名师巨擘,在当时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之美誉。其后,学校历经私立津沽大学、国立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不同时期。1960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一所以省名定名的综合性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遂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迁址河北省保定市。2005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并入河北大学。学校虽数易校名,几经辗转,但办学历史从未中断,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0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5所高校之一。2005年,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同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部省合建河北大学的协议》,跻身国家“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0年,河北省制定支持河北大学部省合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以“部省合建”为契机,学校对接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医药产业和现代绿色产业,重点建设了燕赵文化学科群、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学科群,在燕赵文化保护与开发、白洋淀流域生态治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设有9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等各类在籍学生4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84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3200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文科”项目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实施“坤舆学者”支持计划。现有教职员工3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0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0%;拥有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37人,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4人。目前,学校有5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8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与企业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研究院2个。同时拥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26个,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智库)24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3项社科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自然》杂志中国自然指数排行榜中,位列国内高校第84位。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河北省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南美洲、亚洲、非洲承办了3所孔子学院。学校构筑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的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高校,河北省首个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建设高校,以及入选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的高校。
河北大学自发轫至今,已走过一百年辉煌历程。一百年来,一代代学者捧土培根、筚路蓝缕,一代代学子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以华南圭、马沣、顾随、吴玉如、裴学海、张弓、高镜莹、滕大春、张镈、雷石榆、詹锳、漆侠等为代表的前辈学人在这里躬耕执教,作育英才,培养4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办校、服务兴校、依法治校”办学理念,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力争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1.特等奖学金:1500元/年;
2.优秀学生奖学金:300—1000元/年,比例为30%;
3.国防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0元,从当年部分理科新生中选拔,毕业后在部队就业;
4.单项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精神文明奖、优秀作品及科研成果奖、文艺表演优秀奖、体育比赛优胜奖、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奖;
5.社会和企业奖学金:威格奖学金、建基奖学金、星光奖学金、“孙儒泳院士奖学金”、“大雁奖学金”、麦科特集团奖学金、建行爱心奖励基金、金码洋奖学金、腾井明奖学金、鼎誉会计事务所奖学金、百世开利研究生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百年联合奖学金、祖兴本、李凤云奖学金、滕大春教授奖学金等30余种。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990.20亩,建筑面积57.01万平方米。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1年,汕头大学被列为广东省自主办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起,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汕头大学;2015年,汕头大学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行列;2016年,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创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于2017年首次招生。2018年11月,学校获批成为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著名爱国人士及国际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资助,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支持款超过100亿港元,并在人才、资源等方面支持学校推行多项教育改革。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产品设计),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5个(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护理学),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护理学、新闻学,注:后5个为建设项目),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院和9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逾17,000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4万人。
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结构与风洞重点实验室、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粤台企业合作研究院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178.98万册,电子图书333.78万册。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
学校有五所附属医院、1个口腔门诊部和4所托管医院,共6421床位。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附属医院为汕头地区提供50%以上的医疗服务,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机会。
学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六年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51位;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10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邀请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探索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工程教育模式到构建OBE结果导向一体化教育模式;从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推广住宿学院再到全面推行书院制;从阳光财务制度,到教师年薪制度,再到“四院两部”大部制改革……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详情请登录汕头大学官网www.stu.edu.cn查询。

汕头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汕头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新闻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新闻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

汕头大学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新闻学(国际新闻传媒)专业介绍和数据科

汕头大学新闻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2022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法学、建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西班牙语、工商管理、环境工程、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物理学等15个专业。2022年汕头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

2019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西班牙语、建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等11个专业。2019年汕头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

2018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秘书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类(师范类.包含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化学、英语、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财务管理、社会工作、土木类(包含

2017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化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生物科学、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财务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秘书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

2021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英语、建筑学、西班牙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法学等13个专业。2021年汕头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

2020年汕头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西班牙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英语(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行政管理(第一学年过渡校区就读)、生物技术、光电信息科学